中線的成功要訣
1.判斷趨勢
要準確地判斷出趨勢是比較難的,但并不是說沒有方法可用。筆者認為,判斷趨勢要分三步走:第一步,從國家的政策和經濟數據來看長線,因為我國股市比較容易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;第二步,看長做短,長線趨勢判斷出來了,中線的判斷就不難了;第三步,用技術面來判斷趨勢里面的低點和高點,如前文中提到的多空線(DKX)指標,就是一個不錯的指標。
2.嚴格的紀律
做短線需要紀律,做中線同樣需要紀律。在波段行情中,如果當時正好是波段向上,很多人即使看到了賣出信號,往往也都比較麻木,怕自己賣掉之后踏空了。其實,這是典型的“無知者無畏”的表現,不知道中線和長線的區別,把中線炒成了長線。2007年,大盤從500()點漲到6000點附近的時候,市場都在呼喚8000點甚至是10 000點??墒?,大盤在6124點止步,之后一路大跌。試想,如果我們在6124點的位置不遵守波段操作的紀律,結果會怎樣?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,大盤整整跌了70%,一半以上的個股跌幅超過了70%。這就是紀律的重要性,這種虧損就是不守紀律的教訓。
另外一種情況是,當時的趨勢還在往下走,但這個時候已經發出了買入信號。買嗎?很多人是不會買的,怕買了之后被套??墒墙Y果呢?2007年10月我們怕下跌,結果大盤一路從1664點漲到了3000點之上,幾乎翻了一倍。
低位的時候不敢介入,高位的時候不舍得賣出,前者是“沒那種命”,后者是“無知者無畏”,這就使得很多散戶都是在大盤漲得差不多的時候,終于發現這是一波大行情,于是急急忙忙地買入;相反,在大盤跌得差不多的時候,終于發現原來這波下跌這么兇猛,于是灰溜溜地割肉。一買就跌,一賣就漲,一方面是因為不懂得去判斷趨勢,另一方面是因為對紀律的漠視,知行不合一。
3.政策面與技術面結合
和短線一樣,中線對基本面的要求并不高。政策面用來判斷大的方向,技術面用來判斷小的方向以及買賣點位。
4.尋找波段清晰的股票
要想施展波段操作的威力,就必須要求股票有一定的振幅。像金宇車城在2004一2005年這樣的行情,一年的振幅只有10%,那么波段操作也就“英雄無用武之地”了,趨勢分析也沒有價值可言了。
最適合做中線的股票是那些二線藍籌股和中小板股。因為這些股票里面機構扎堆,而機構為了輕松地拉升和順利地出貨,往往也需要波段式地拉抬行情和波浪式地壓低行情。所以,我們選擇這樣的股票。其實就是和莊家相互利用,這也是一種“跟莊”的技巧,一種“借力打力”的技巧。
5.建立自己的股票池
如果時間充裕,不妨從頭到尾把所有的股票瀏覽一遍,找出波段清晰的股票,加入到自選股中,以備趨勢向好的時候選擇。股市猶如大海,股票猶如魚,自選股猶如水池。要想在大海里面撈魚,難度是比較大的;而如果在水池里面撈魚,難度就小得多了。
6.要有耐心和耐力
一兩次的小失敗可能會使得我們產生放棄的心理,甚至想換股。這時候,我們就要想想獅子了。要知道,角馬和羚羊都是善于奔跑的動物,如果獅子跑著跑著,發現追不上了,就說“唉,算了吧,換一只”,那么結果會怎樣呢?獅子一定會被餓死。
然而,獅子并沒有被餓死,那是因為獅子有足夠好的耐心和耐力。耐心,體現在獅子發動進攻前,它會花大半天的時間觀察獵物,找出弱小或傷殘的那只;耐力,體現在獅子捕食的過程中。角馬和羚羊都是群居動物,它們作鳥獸散的時候,場面會非?;靵y,這是獅子的第一重阻力。
另外,由于是在山間田野,到處都坑坑洼洼、布滿荊棘,角馬和羚羊常常借助這些道具來躲避獅子的追殺。然而,獅子并不會因此而放棄,一旦它發動了進攻。不管發生了什么情況,它的目標只有一個,那就是咬死自己的獵物。
炒股也是如此。耐心,一方面體現在下跌過程中,我們不能輕易介入,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套;另一方面體現在上漲趨勢中的小幅震蕩行情里,看著別人的股票大漲,自己的股票卻像死豬一樣一動不動,這種滋味是極為難受的。這也需要好的耐心才能扛過去,才能最終獲得利潤。
耐力,體現在遭遇小失敗的時候,不要輕言放棄。波段操作本來就不是一次性買賣,而是多次性買賣。一次沒賺錢,沒關系,看第二次;兩次沒賺錢,也沒關系,看第三次……只要不放棄,遲早會連本帶利賺回來,而且,往往抓住一個主升浪就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