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戶制勝操作策略探索
上篇:迷惑
我必須先承認,對于當前的行情,我有些迷惑。之所以迷惑,是因為我看不清局勢。
如果像一些專家說的,養老基金入市、RQFII增額、藍籌股估值低、分紅體制改革、IPO改革、溫州和深圳金融改革,這里面隨便一個政策都可以讓股市走出一波大牛市,那么,為什么中國股市一季度的走勢在全球股市中墊底?2132點以來,市場的量能并沒有充分地釋放出來,是機構表面上唱多、實際上對后市長期行情信心不足,還是機構想做救世主,讓散戶先進來,然后給我們散戶抬轎?
如果像一些專家說的,今年股市必破2000點,今年的形勢可能比2009年還嚴峻、年內無牛市并且經濟增速放緩、貨幣政策難以放寬、600余家公司等待IPO融資、上市公司業績整體下滑。
那么,為什么股市似乎又跌不下去?機構做多動能十足,熱點炒作層出不窮,房地產板塊也持續走強,難道這些專家都是錯誤的嗎?難道股市的走勢可以和經濟無關,可以和供求關系無關嗎?
我絲毫不掩飾我的固執、淺薄和謹慎,因為錢是自己的,拿錢投資股市,我得對自己的資金負責。一個散戶,想要在股市中長期地生存下去,并且不斷壯大,必須要這樣去思考。
中篇:尋路
如果說,看多的觀點是“陽”,看空的觀點是“陰”,那么,我們需要陰陽調和。
對后市可以樂觀,但不能盲目樂觀,不能認為大盤必須天天上漲,周周收陽;對后市可以謹慎,但不能總是空倉,不能等到大盤創出新低后才樂觀起來。
綜合以上兩種觀點,我得出這樣的結論:今年不會走出大牛市行情,但中短期行情、局部行情、個股行情還是存在的。激進派倉位稍微重一點,謹慎派倉位稍微輕一點。最主要的是,我們需要保持做短線所必備的敏銳觸覺,有行情就進場,行情走完就離場。當然,這中間需要我們有足夠的短線敏感度、足夠的選股能力、足夠的穩健心態和足夠的風險承受力。
簡單結論:今年可積極參與股市買賣。
預測區間:2000一2500點。
前提條件:自己足夠強大,心態足夠好,體力足夠強,紀律足夠嚴明。
終極目標:如果大盤能到2535點,那么很多個股將能夠上漲50%。只要我們能夠抓住這50%的利潤,并且不要“坐電梯”,即使大盤回落到2300點甚至2100點一帶,我們至少能保住40%的利潤。
下篇:策略
1. KDJ策略:J值到0,同時K線遠離5日均線,買入,如3月29日的大盤;J值到100,同時K線遠離5日均線,賣出,如4月13日的大盤。
2. MACD策略:金叉買入,如4月13日的大盤;死叉賣出,如3月6日的大盤。
3.均線策略:突破5日均線買入,突破20日均線加倉,突破120日均線滿倉;跌破5日均線減倉,跌破20日均線減倉,跌破120日均線清倉。
4.多空線策略:大盤多空線金叉后,開始大膽買賣股票,如1月12日金叉之后;大盤多空線死叉后,保持空倉休息,如3月20日至今。
六月心聲:
1.用嚴格的操作紀律來代替隨機的研判,這是我們散戶的制勝操作策略;
2.方法不在于多,而在于精;
3.做股票,最關鍵的是知行合一。